新闻中心News Center
夏尽秋风日,春生冬至时
( 文章来源:华邦瀛集团   /   发表时间:2022-12-22)


每年12月22日前后,是冬至。冬至时,黑夜最长、白昼最短。古人在看到“阴极之至”的同时,敏锐地感受到“阳气始生”,正所谓“冬至一阳生,天时转日长”。

所以冬至时的一句吉祥话,便是“迎福践长”。“冬至阳气起,君道长,故贺”,在漫漫冬日里,因阴阳流转,于是有了一份慰藉和期许。

图片1.png

 

“夫冬至之节,阳气始萌”,阳气之萌并不如草木之萌那样直观,是偷偷地悄然萌动,所以被描述为“潜萌”。因为“阳气”开始逐渐生长,默默地为万物复苏做着铺垫,“故曰冬至为德”,这个节气是在积“德”。

古时冬至养生的原则是“不可动泄”。人最好别折腾,“安身静体”,有人更是“以至日闭关”。各种“工程”也都停了,冬至时“土事无作”,别动土,别做“凿地穿井”之类的事,不要“发天地之藏”。万物都在闭藏、休眠,大家相互之间最好能够做到“静而无扰”。所以冬至时,“万物闭藏,蛰虫首穴,故曰德在室”。

似乎冬至时节,人们好好在屋里待着便是一种美德。既是呵护自己,也是爱护“别人”。

图片2.png

 

自古以来,冬至是一个“大”节气,以隆重程度而言,是“冬至大如年”。说到“冬至大如年”,就不能不说到北京的天坛。因为明清时期“国家级”的祈天活动均在此举办。其中,一年一度最盛大的祭天盛典便是在冬至日。冬至祭天,这也是众多朝代最重要的与节气相关的“官俗”。

1914年,当时的民国政府将阴历元旦定为春节,将端午定为夏节,将中秋定为秋节,将冬至定为冬节。也就是说,在一个世纪之前,冬至依然是与春节处于同等规格的节日。不过在我国的澳门,冬至依然是法定的公共假日。

图片3.png

 

在讲究阴阳的古代中国,冬至的至阴,意味着阳气始生,是一件喜兴事,是一个气运之拐点。所谓“冬至大如年”,既是“官俗”,也是民俗。

每逢一个节气,最热烈的话题往往是“这个节气吃什么”,冬至更不例外。小雪卧羊、大雪卧猪之后,冬至的吃,注定是丰盛的。“冬至不吃饺子冻耳朵”,那就好好吃吧!北方食饺,南方食粑。冬至如年,糯米做圆。冬至饺子,夏至面。冬至萝卜,夏至姜。

图片4.png

 

冬至还有一个习俗,就是送鞋,它是藏之终,生之始,故也称“亚岁”,重要性仅次于除夕。岁月要走过,所以,亚岁迎祥,履长纳庆,送鞋是为纳更多的吉祥。

按古人说法,冬至是一个安静之节。这是为顺应阳气刚萌动的天时地理——它初萌微弱,需大家一起呵护之,以天下静扶助微气以成万物,共同成就一个健康、明媚的春天。

由此,这一日要关闭城门,关闭市场,停息战事,禁止喧闹,所以,冬至夜是一年中最安静的长夜。

 

 

 

分享: